信息公开网-信息公开网
学校首页 本站首页
新余学院2023年下半年招聘公告
发布时间:2023-09-11 11:18:55 浏览次数:

新余学院2023年招聘公告

​一、学校简介

新余学院坐落于江西省新型工业城市——新余市。新余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余罗坊留下光辉著作《兴国调查》。

新余学院是一所与新余共生共荣的新兴高校。新余1960年设市,1963年撤市,1983年复市,全市人口120万,面积3178平方公里。新余学院是应新余市发展需求而诞生、与新余市共生共荣共成长的高校。1983年新余正式复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余学院的前身——新余职业大学于1985年应运而生。1992年6月,更名为新余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新余学院。新余学院是新余市唯一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校园占地133公顷,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亿元,图书馆藏书168万册,电子图书138万册。学校在职教职工81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12人, “双师型”教师293人;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教师552人),在校生15000余人。办学38年来,累计培养了7万余名毕业生。

新余学院是一所工学为主的应用型高校。学校坚持扎根新余大地办学,根据新余新型工业城市的特点,优先发展工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工学为主、文理为基础、新能源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设有13个教学院,4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文学、理学、医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八大学科门类。学校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启动了转型发展工作试点,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获批为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奋斗目标。学校是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项目建设实施单位和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首批试点高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新余学院是一所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中的地方高校。近年来,学校坚持走内涵提升、特色发展之路,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于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获批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专业4个和省级一流课程24门、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4个;在第二轮全省专业综合评价中,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全省第一并获批为四星专业。学校建有江西省太阳电池新材料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交邮融合农村电商物流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首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中心)、江西省房地产建筑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2022年,学校立项省重大科技研发计划协同创新项目和省重点科技研发计划单点突破项目2项,获得专项经费600万元,实现了纵向科研项目一次性全额资助经费的历史新高。学校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和省级教学改革项目500余项,教师发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500余篇,三大索引收录论文40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700余项、科研成果奖100余项。“工博士服务团”助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在科研成果产业化中带来了23亿元的营业收入,在科研项目金融化中吸纳了近5亿元的外来投资,得到了中央媒体报道和省政府领导的批示肯定。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共获奖2769项,其中国家级400项。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立项728项,其中国家级89项。毕业就业率多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连续四次被评为“全省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

新余学院是一所文明和谐美丽的高校。近年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做好党建和思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连续多年,学校在全省高校党委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测评中位列全省高校前列。学校积极推进文明校园创建,2017年,被评为第一届江西省高校十大文明校园。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了“沐浴经典”“真人图书馆”“周末文化广场”等校园文化品牌。“沐浴经典”荣获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真人图书馆”活动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周末文化广场”项目列为江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秉承“求新、求实、求善”的校训,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1339”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二、招聘计划

新余学院2023年招聘计划表见附件1。招聘计划表中的其他条件说明:硕士研究生满足以下条件视为达到相关学术论文条件。

1、参加或指导“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省赛以上奖项;

2、参加或指导“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省赛以上奖项;

3、参加或指导“中国创翼”创新创业大赛获省赛以上奖项;

4、新余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定其他相当水平的业绩。

 

三、招聘条件

1、政治条件: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2、学历学位条件:应聘人员原则上须在2023年831日前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和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国(境)外毕业生须同时在2023年831日前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其他条件详见招聘计划表。

3、年龄条件:本科学历及学士学位者原则上年龄不超过25周岁(1998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具有与应聘岗位相关专业资格或中级及以上职称,年龄可放宽至30周岁(1993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不超过30周岁(1993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1983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4、身体条件:身心健康,达到《江西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办法》中规定的体检合格标准,具备胜任应聘岗位工作的身体条件。

 

四、待遇

(一)博士研究生待遇

1、入事业编制;

2、购房补贴和一次性安家费:65万元人民币(学校55万,市里10万,以市政府文件为准);

3、博士学位津贴:服务期内1500元/月,符合《新余学院博士特殊津贴调整认定暂行办法》中突出业绩条件的,可申请调整至3000元/月,调整后连续发放三年。服务期满后,参照学校当时引进博士的有关学位津贴的规定执行。

4、生活补贴: 800元/月(新余市发放三年,以市政府文件为准);

5、提供周转性住房,免费居住3年;

6、科研启动经费:文科类8万元人民币、理(医)科10万元人民币、工科类15万元人民币;

7、未取得副高职称的博士:签订协议后,按副高享受校内绩效工资;

8、配备工作电脑1台,博士工作间;

9、配偶可按有关政策随调或按学校规定安排工作;

10、子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可在新余市任意择校(以新余市政府文件为准);

11、特别优秀的可以申请“一人一议”。

(二)硕士研究生待遇

1、实行人事代理,其工资、津补贴、绩效考核及奖惩、职务及职称晋升、教育培训等参照校内同类岗位在编人员的相应标准执行,按国家规定享受五险一金。未取得中级职称的硕士按中级职称享受校内津贴待遇。

2、新余市引进硕士待遇:硕士在校工作满三年,市政府奖励安家补助1.2万元及生活补贴每人每年0.4万元,发放二年,服务期满一年后兑现(具体内容以市政府文件为准)。

(三)雇员制人员待遇

雇员制人员的工资由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组成,参照校内同类岗位在编人员的相应标准享受绩效奖金。岗位工资依据雇员制人员的学历学位、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或行政职务、在校工作年限等条件确定,由基本工资、职务工资、校龄工资三部分组成。

​ 

五、报名方式

1、“应聘岗位+姓名+毕业学校+专业+学历“命名,将新余学院公开招聘报名表+个人简历+学历学位证书或学信网学籍证明+其他业绩材料打包发送至xyxyrsk@163.com邮箱或者联系人邮箱,可同时投递。

2、办公室电话:0790-6666026

联系人:刘老师:15700723220;洪老师:18979078228


附件:2023下半年招聘计划.xlsx

Top